top of page

故事的开始

包栈包点专卖店创始人陈峪利先生自1987年南下至新山, 在机缘巧合下,与同乡兼现任合伙人叶福霖先生一同创立传统包点事业,承诺将延续传承并发扬包点传统文化至世界人民。

2015年, 陈先生与叶先生总结多年的实战包点经营经验, 期望创办一个选用新鲜食材现做现卖的手工包点品牌,  “包栈”因此应运而生。

 

2018年, 为了强调现做现卖的理念, “包栈” 将品牌的英语名字改为 “Bao On Demand” , 简称(B.O.D)。

shutterstock_1823342537.jpg

失传已久的味道

包点是传统美食,凝结着人们的记忆和“小时候的味道”;包点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无论在传统节日或日常生活里面,品尝包点尤其具有一种仪式感和浓浓的情怀。

 

我们深深的相信,对传统美食的追求和对天然食材的坚持,绝对是制作包点的不二法门。

 

记忆中,婆婆总是在热腾腾的蒸炉中,拿出一粒粒饱满的肉包来给家人享用。创办人陈峪利先生无法忘记每个亲朋戚友在享用他婆婆手工制作的包点时,脸上的喜悦及心中的感动。这一粒粒的肉包,不止肉馅鲜美,包褶密密层层,更是充满了对传统美食的坚持,更是一种健康食材和口感及味蕾的平衡。


传递幸福的滋味

陈峪利先生小时候总是会问婆婆,为什么要这么坚持,无论厨房和蒸炉多么地闷热,婆婆总是根据每一个步骤,小心翼翼地制作包点。“难道不累吗?”。婆婆也总是笑笑地告诉他,能够看到每个人开开心心的吃着包子,嘴角还流着肉汁的笑脸,就好像和家人一起的感觉,“感觉这太幸福了”。

 

这份对婆婆的思念,让陈峪利先生坚持了三十多年。在制作包点时,总是对每一个细则,每一个步骤,每一份材料的品质和来源,都马虎不得。这也是为什么在创业的初期,为了能制作出完美的一粒肉包,陈峪利先生不惜在一年的实验中,亲手创作了超过千多种口味的包子,才找到了今天属于“包栈”的这份传统美味。

 

在“包栈” ,我们对包点的严谨和细腻,一如家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我们对美食味道的追求,更是在坚持传统制作,用料实在的要求中,更加追求能提供一粒粒完美的包子给予每一个顾客的用心;只因为在“包栈”的每一粒包子,都是一份对家人的爱。

IMG_4387.JPG
bottom of page